在国外读 MPP/MPA 是什么感觉?

海外生活 备考资讯
发布时间:2019-02-06 19:37:19

我经常被人问起,MPP/MPA 的项目是不是很“水”。我可以很认真地说,没有“水”项目,只有过得“水”的人。虽然身边的同学分配时间的侧重各有不同,有埋头书卷的学霸,有实习众多的职场达人,有人脉很广的 social queen/king,但绝对没有一个混日子的(家境特殊的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所以接下来讨论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让你在 MPP/MPA 两年的项目中过得不“水”,有所收获。

语言课,上还是不上?

人文社科大类的课程一般对语言都有较高的要求,很多项目都为托福没有过线的国际生开设了暑期的语言课,或者可以在学期中选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

我虽然没有被学校强制要求上暑期的课,但是初次来到完全英语环境的课堂,还是希望好好提高一下写作能力。于是选了一门 English Writing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在课上,第一次了解到严格的英语学术写作规范,第一次摈弃在国内养成的“移花接木东拼西凑 copypaste 大法”,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查重、标注引用、写参考文献。此后写任何一篇 essay,绝对没有“水”过的想法。

除了英语课,很多项目也非常重视第二语言的学习,尤其在一些国际事务项目中,第二语言是必修课的一部分。其实,在美国上法语课、德语课、韩语课或者日语课,是一种很不一样的体验哦。

以我上过的法语课为例,美国的法语课堂并不重视发音,美国同学一般很少能清晰地发出小舌音,语法也是浮云,各种变位的考核并不像中国课堂那般严格。但是老师非常注重口语的练习,经常捉对厮杀(口语对话)。所以大家都能轻松拿到 A 吗?不存在的。

每周三次课,一个学期缺课三次以上考勤部分的成绩就没有了。另外,每周的作文和 quiz,期中的口试,期末三个小时的笔试和法语小话剧表演,你还会觉得“水”吗?

 

听说有的课很难,选还是不选?

MPP/MPA 的课程设计中包含很多基础的数学和经济类课程,这些课程以考试为主,特别对中国学生的胃口,加上有很多内容在本科阶段已经学过,往往可以轻松拿到高分。幸好学校也为那些不想浪费时间重复学习过去知识的同学,安排了 waive 掉这些基础课程的机会。

哥大的 SIPA 学院在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安排 proficiency test,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免掉基础课程,用更有难度的课程代替学分。例如我在免掉了 Microeconomics 后,就选择了一门 Adv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用经济模型分析很多发展议题。

如果你艺高人胆大,还可以挑战更有难度的新闻写作课。这是一般中国学生不敢轻易碰触的“雷区”,不仅需要达到与 native speaker 相近的写作能力,还要求每周采访、写稿、做视频,一个学期下来脱胎换骨啊。

 

天天有 party,去还是不去?

这里的 party 并不是夜夜笙歌的 party(当然在一些著名的 party school,此类 party 是少不了的,大家玩儿得也很疯),而是指那些帮助学生求职的 career events。 开学伊始,求职就是 MPP/MPA 学生的头等大事。

在第一节求职辅导课上,老师反复强调了 networking 的重要性,通过和一个 alumni 的交流可以扩充出一个帮助你求职的网络。如果梦想在国际组织求职,学院经常安排 UN 等机构工作的 alumni 来讲座。

如果 private sector 是你的求职目标,那么学院也会有相应 information session,提供面对面和企业交流的机会。另外,学院下设的各个细分方向,例如能源、金融、新闻等,会开设该方向专门的求职酒会和招聘会,邀请领域内从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和校友跟学生交流。

这些求职活动并不强制要求参加,装作看不到,当然可以“水”过去。积极参与的话,每天真的会忙成陀螺。学院提供如此众多的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更多留学问题欢迎咨询晨晟留学之家,电话(同微信) 18071732056

咨询留学,请加微信

免费获取留学申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