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中的“套磁”是一个术语,专指留学申请者和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通过邮件联系(不建议电话),并通过联系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美国研究生套磁小技巧,提高留学成功率,希望对留学申请有帮助。
1、尽可能地定制套磁信,即使是模板,也最好加上一点和教授的研究内容相关的东西,能谈及他的论文的最好。
基本上讨论教授项目,论文的都给了我回复。有的教授还会要求在邮件的主题上加特别的标示,方便他做邮件的过滤,这个时候最好看看教授主页的要求。有的教授会要求你做一个google site给他,我没有看到,过了个把月才发信,套磁悲剧。有的会要求你最好看看他的论文,在套磁信里和他discuss一下,这些都要求你不能去海套。
2、在套磁信的文本后面附上一段小的CV。不要用附件的形式发送CV,事实证明附件没有教授会看。
因为CV里面你不知道什么东西会触动教授,有一个教授就是对我做过的一个项目的其中一个技术感兴趣,于是套中。
3、保证和教授的研究的match程度。
鉴于目前的申请形势,即便research不是特别match,只要你之前的项目或者你的能力对教授有用就可以套磁,并且有套中的可能性。可以说Dear Prof. XX,我之前做过xx项目,用了xx算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我发现你的研究目前如何如何,不知道你的项目组是否还有opening,我希望能够加入做做贡献。基本上这样教授都会回复。因为你套磁的时候,可能PS还没出来,或者教授根本还没看过你的PS,可以大胆说。
4、看清楚教授的项目组,最好不要同时套同一个项目组的教授。
当然如果拿了AD套磁可以不要脸一些。比如我套磁WPI的robotics的教授,一个教授就很幽默地回复,现在都没钱啊,我想你应该也联系其他搞机器人的教授了吧,呵呵呵。囧一个。
5、套磁信的内容直接了当比较好,说你做过什么,有什么想法,对他的研究有什么看法,希望能够加入做研究,问他有没有opening。
一般这样教授发现你不是模板,都会给你回复。如果有opening就要开始做一些学术套磁。一般看看论文和project的介绍就可以了。个人认为,不要去提太多的问题,言多必失,更何况你之前未必对教授的研究有多了解。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把教授的研究和你之前的项目,或者研究扯上关系,说说与我心有戚戚焉的话。不要不懂装懂比较好。如果你的研究和教授完全没有关系,你还在邮件里写的很happy,给教授的感觉就是不match。
6、要做好长期套磁的准备,但是不要抱太多的希望,这种事情和中彩票差不多,太投入了可能就会做作,会迎合。
其实没有必要,保持学术的独立性,你和教授是平等的,也是双向选择,没有必要一开始就拍胸脯,表决心。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offer,去套自己根本不感兴趣领域的教授。
7、选校的时候,根据自己将来可能套磁的教授的比例,进行排序。
教授太少就pass吧,毕竟出去拿RA的多,TA和fellowship少很多。然后根据你能套磁的教授的研究,略微修改下PS,如果胆子大点,在PS里可以提提教授的名字。
8、一般来说,助理教授,副教授比较好套,研究小组才成立的比较好套。
看看教授的主页,看看他开始研究的时间,看看他目前的project的funding状况,有的教授的一个project的钱居然只有十几W刀,或者project的级别是系里的,这种教授的钱估计不好拿。
9、看看教授的学生里面,近几年是否有招学生,以及学生的去向。
如果没有学生列表的,可以看他的public list。如果学生都是05年的,基本就不要人了。同样论文列表最新的也是2002年,也基本没戏。
10、如果教授学生列表里面有中国人,那么可以尝试联系下师兄,问问情况。注意有的教授的学生列表可能还在,但是大部分已经出走。分析学生列表可以作为判断是不是变态老师依据之一。
新加坡国大的某教授的学生状态就很不正常。看看学生在论文中的排序,很少有学生一作的要小心。注意教授一年发paper的数量,太多的情况就要注意。如果全是会议论文,那么脑子里面要敲敲警钟。
11、中国教授,很多看的是研究能力,编码能力,套磁信里要突出这些。
印度教授,本人套磁的时候尽可能避开,个人成见而已,反套的印度教授普遍比较极品。反套的中国教授普遍看重能力,GPA,GT之类基本忽视,但是可能会希望你尽快答应,或者喜欢进行突击面试,并且问的很细,而且有的会在电话里面就给offer,有些中国教授是中文面,或者学生代面,如果到了面试这关,说明你的CV,能力基本过关,面试就是看看你的意向,不要太水,offer基本就到手了。
12、白人的AP普遍态度较好,但是可能也很忙,邮件的主题就有讲究。
一般来说,“xx问题的请教”这种主题一般不回。“PHD申请者希望加入研究小组”好多都回,说“2017博士生希望加入研究小组”每篇必回。所以拿了AD,套磁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