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虽为日本东西两地同等齐名的国立大学,但它们的传统与办学目标迥然不同。东京大学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京都大学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被人们称为“科学家的摇篮”。京都大学一向注重学术上的高标准,尤以理科著称,因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京都学派”。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日本,京都府
成立时间:1897年
组成机构:有10个学部,15个研究科
校训:自重自敬 自主独立
历史回眸
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1892年,23位国会议员在向国会提出的一个议案中提出,日本仅有一所国立大学,缺乏竞争,对办学和学生的培养都不利,建议在当时的西京——京都建一所大学,1897年议案被通过,大学得以诞生,当时定名为京都帝国大学。
初建时整个大学只 有一个理工科分科大学,共有6个专业21个讲座,学生不到500人,木下广次为首任校长。数年之后,又增设了法科、医科、文科等3所分科大学,这时全校已有5个分科大学。4年后新的大学令颁布,分科大学改名为学部。法学部原有的法律学和经济学分家,同时上升为学部。经过数年的努力,农学部和一些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学校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人数成倍增加。
战后,按照新的教育法,全部实行新制,删去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清除军国主义对 京都大学的破坏和影响,包括实行男女共学,清理教师队伍,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讲座,增设教育学部、药学部和一些研究所,研究生的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外开放门户。这样,京都大学就成了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大学的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国立综合大学。
当今风采
研究条件独一无二
从机构的设置和科学研究的组织上也可以充分看出京都大学的特色。有不少研究所和中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良的研究环境为科学研究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研究人员如鱼得水,因而无论在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上在日本均很有影响。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京都大学更是走在日本各大学的前头,影响最大的是以汤川秀树为首任所长发展至今的基础物理研究所,现已成为世界基础物理理论研究的中心之一,研究领域包罗了天体物理、基本粒子、原子核、宇宙、统计物理、物性等诸多方面。
在 化学反应理论研究方面,福井谦一的量子化学边界轨道理论已应用于化学工程,198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数理分析研究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借助数学模型的方法已愈来愈普及到对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并实现计算机处理的程序化。病毒的研究、癌的发生和遗传理论也有所进展。
在人文科学的研究方面,京都大学同样十分重视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京大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世界著名的优秀学者,有的还得到日本文化勋章。如日本哲学宗师西田几多郎,法学的佐佐木恣。研究中国史的贝冢茂树,研究中国文学的吉川幸次郎等。
京都学派 执着成就事业
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虽为日本东西两方齐名的国立大学,但它们的传统与办学目标迥然不同。东京大学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京都大学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在科学研究方面,人才和成果都不少,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家的摇篮”。
特别引以自豪的是,在1949~1987年的38年中,日本获诺贝尔奖的7名得主中京都大学就占4名(又有人说是四个半)。获日本文化勋章和日本科学院奖以及其他方面奖励的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成就的取得同它的优秀传统是分不开的。
京都大学一向注重于学术上的高标准,从创校以来就有理重于文的传统,在全校的学部、研究所、教学与科研中心中理科明显占优势,因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京都学派”。
人们曾这样形容“京都学派”:“即使在常人看来芝麻一样的小事,京都大学教授也会饶有兴趣,只要合乎学术道理的,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个学派最早是京都大学文学部著名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以及他的弟子田边元、三木清等人倡导发起的,原意是指他们对日本哲学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后来日本学术界引伸为京都大学毕业出来的“不问实际,只管求知”的一群人。正是他们这种“兴趣”和“执着”才使京都大学成了科学家的摇篮。
校园生活
京都大学位于日本历代的古都,有着悠久的日本传统历史和文化;校园远离首都的政治中心和繁华的大城市,为学者准备了潜心治学的理想场所;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京都人那种“优哉游哉”的生活方式,这些独特的学术和人文环境与京都大学成果累累、人才荟萃都是分不开的。而京都大学为学生创造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同样 值得称道。
比东京大学更尊重学生的自主
京都大学自古以来就有独立自主办学的优良传统,建校初始,首任校长木下广次就强调京都大学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比东大更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
1913年,抗议校长独断专行的“柳泽事件”,导致了校长选举制度的产生;1928年,法学部泷川教授被解雇引起全校沸腾,抗议军国主义践踏民主和对爱国教师的迫害。为了探求真理就要争取自由研究的权利,同样也只有有了这种权利才能保证自由学风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