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申请艺术专业怎样才能申请成功?其中的秘诀又是什么?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同学有些特别,本科学的是化学专业,如今拿到了纯艺术研究生offer。今天就一起走进William的别样人生。
①认真,工作狂,自由,热爱思考,冒险精神。
②喜欢探险,做饭,喝酒。热爱生物和废墟。
—— William自评
走进William的艺术世界
留学之家:本科是化学专业,为什么选择出国读艺术?化学和纯艺术之间有什么联系?
William:
故事要讲就太长了,简单说三件事:
一. 关于研究:
我还是喜欢研究,初中就开始自己在阁楼做各种实验,比如钍元素曝光银盐,luminol合成发光,冠醚在氮气保护情况下的合成,但是进入真正的科学专业后发现,实验室限制太多,周围的同学都不认真,要不然就是过于紧张严肃,很少有人有科学精神,不爱思考,不做出格的事,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很难受。
科研我接触的比较早,高中就去中科院做过实验,但最后发现我热爱的不仅仅是化学,我希望成为自由的研究者,除了艺术,哪还可以接受这种工作?我可以自己取材,思考研究不同领域不同的问题,我的各种乱七八糟的知识终于有地方用了。
▲ 高中第一次到美院看展览
二. 关于艺术启蒙:
第一次看见艺术是一次巧合,高中,坐944坐反了,到了美院,正赶上毕业展(现在和那一届毕业的艺术家也是朋友,上学的时候你发现年龄差异真是一年差出一个世界,但是到社会上之后,反而平等了,你也能和大你十岁的人喝酒聊哲学聊艺术,撸起裤管坐在地上说着过去的故事和痛苦)。
第一次看见艺术,对我震撼不小,我不理解为什么人要创作,但是心里感受一下被唤醒了,表达欲一直被压抑,之后开始画画,但是家人看不惯,不让我画,我只能画完在阳台烧掉。后来经常逃课去看展览,不过家里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事,当时看展览完全就是朝圣的状态,一个小画廊我能看一个小时,每个笔触,底稿,画法。不过看展览当时我想的就是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画?”,当时还有个意大利女艺术家的作品中一个问题:“今天就是昨天的早晨”,这个问题愣是想了七年,很怀念那时候看待艺术的纯粹,现在看展览不是给朋友捧场就是去建立人脉,吃个开幕饭,很久没有看到特别吸引人的作品了。
三. 关于经历:
陈鸿宇的《行歌》里,成长是一场冒险,迷途的人先上路。越早去冒险,经历困难,肯定是越好的,什么事不可能等想明白了再动手。
要从艺,家里肯定是反对的,当时反复质问我知道该怎么走吗,有未来吗?家长总是把一些现在的我无法及时回答的问题抛给我,我虽然没有答案,但是热情和冲动还是有的,大二我就开始离开校园,至于学业,就是靠给同学写论文来换取他们帮我做作业和答到,期末就是玩命突击,但是时间是我自己的了,最早为了买材料,生活费没有了,就自己去赚钱。有一次一个月赚到8000的时候突然发觉心态不好了,什么事都想着钱钱钱,也没有办法再站在自己的角度创作了,然后我就停止了赚钱,天天回到吃饭-做东西-睡觉的模式。住在一个废弃的军防地下室,就一个小房间,被子都没有盖报纸,当然娱乐也得靠报纸,可惜的是那个地下室都是一些政治老报纸。那时候就面对着空空的墙,突然有一种满足感,感觉人生的控制权终于回到了我手里,现在都不知道那时候为啥要这么惨,吃馒头,还挖野菜哈哈,生病了硬扛着也不去医院。后来因为作品就开始接触艺术圈,认识了很多艺术家,不乏真诚善良之辈,大家思路都很开阔,天文地理,哲学科技,经济政治什么都聊,讨论作品的时候也会各守一片阵地,争论不休,虽然大部分人对中国当代艺术是失望的,但是还是这么坚持着。人越是交锋,点子就多,观念也会被修正,成熟,再后来的经历主要就是做展览,发现作品的问题,观念漏洞等等。人吧,还是越做越成长,当个行动派会比较好。
▲ 西单工作室旧址
留学之家:获得了SVA,Pratt,SAIC和MICA的录取,最后选择了哪所院校,为什么?
William:
我在申请SVA的奖学金,可能还是想去SVA,其他院校虽然不去但还是非常荣幸。关于SVA,我还在搞化学的时候就知道了,当时和SVA一个摄影系的人讨论一种感光剂能不能自己合成降低成本,后来看了我的照片,还劝我去SVA,但是我说拍照就是个爱好。
学校选择方面,我想了很久,但确定的是会去纽约,虽然纽约生活成本高,可能过得惨一点,但是也是有很多机会的地方,越自由就约有挑战。有个好朋友还签了纽约的画廊,有机会还能之后见面。
另外,个人观点,我觉得学习从来不是被人教或者去哪学,学习是自己的事,你自己得从环境找营养,特别是研究生,我觉得应当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所以虽然听到了这样那样的传言说纽约太商业,艺术不纯,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在其中学会独善其身,加之,之前的创作可能都是从逻辑出发,这一年都在锻炼自己的视觉思维能力,SVA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还有生物艺术实验室,我以前也参加过细菌绘画的一个项目,而且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想实现,最后,我从没有有过名副其实的导师,我学习艺术的过程基本都是在和艺术家交流还有自己看书+实践,所以我看SVA的老师都是在职艺术家,和他们的交流方式可能和现有的比较相近。
留学之家:作品集里最喜欢哪个项目,可以详细讲讲嘛?
William:
从作品本身说的话是Bible,我喜欢这种仪式感和物质性,但是从体验来说Phollow的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都挺好,因为我是把作品安置在了艺术区旁边的小树林里,艺术家可能更随意,就会发生很多互动,比如给我换作品顺序,或者把它钉在树上,或者用玻璃罩罩住,有一天还遇到一个柏林的教授,后来聊了知道他的专业是物理和哲学,但是自己经营过画廊,他看作品的方式倒是明白了我的想法,我还挺欣慰的。
▲ 项目3-Phollow
▲ 项目4-Bible
留学之家:在做作品集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
William:
因为自己做排版,之前没有太多设计经验,有点累,毕竟不是自己熟悉的事情。不过不会我就去学习嘛,总之这个过程锻炼了我很多平面技能,加上我时间一直很紧张,夏天一直在忙个展的事,前前后后,好像是九月才到留学之家,你看这十二月就要申请了,我托福还没考,三个月时间真的压力挺大,短时间内还得尝试不熟悉的事,因为是未知领域才能说是挑战。
留学之家:平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收集灵感?
William:
我爱记笔记,笔记不离身,朋友问我工作室要烧了带啥宝贝走,我说毫无疑问是我的所有笔记。我会把我思考的一切都记下来,很杂了,料理,探险计划,地图,艺术史,情感,哲学,材料技术,平面设计等等,能引发大脑运转的问题都值得记录。
说到灵感来源,我觉得作为任何艺术工作者,一定不要限制自己的求知欲和视角,什么都看,什么里面都有关系和矛盾,不过要说灵感最密集的产生,一定是脱离熟悉环境,出去旅行,探险的时候,一路上看见各种人事物,灵感不断。
▲ William的笔记们
留学之家:想过就业么?最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William:
实话实说,我对单位有抵触情绪,如果就业可能早期也只会是technician或者artist assistant 这一类职业。
不过我想我可能会创业,有过几次经验,也有自己人脉,还有方向。再不济我作品也卖过,靠项目基金和卖作品也能活着。目前就是这样。总之我觉得思考+努力的人不会太惨吧最后。
我就是我想成为的人,我说说我对成功定义吧:
① 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② soul mate
③ 有能力帮助别人
留学之家:对还在奋斗的学弟学妹们简单说两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吧~
William:
① 一切材料尽早准备,越早越好,不要觉得某个材料简单可以放到最后再弄。
② 作品集自己得有个整体把握,然后多和人讨论,有能力多做几版,多改几次。
③ 中途千万别放松,别放松,别放松。
William与留学之家的“爱恨情仇”
William说,选择留学之家是因为,妈妈院里好几个孩子都是从留学之家出去的,所以是被推荐的。( *★,°*:.☆\( ̄▽ ̄)/$:*.°★* )
留学之家:在留学之家学习和在学校学习有什么不同,你得到了什么?
William:
我也不是艺术生,当然,当理科生的时候我也没好好上过课,我不喜欢“传授”的方式,这也是为啥我一开始很抵触来留学机构,不过来了之后感觉还挺好,老师也是artist,他们有自己的创作体系,和方法,认识,上课更多的真是互相交流,也会聊到老师的作品和问题。这种交互方式我觉得很适合我,我不喜欢被人命令去做什么,而是自己做出判断之后在和人讨论。作品之外也聊了些人生问题,挺好的。文书老师真的挺认真负责的,很累的,大家都不容易。
留学之家:在留学之家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William:
时间紧张,任务重,这很锻炼人。
还有就是,夏天,从工作室骑车到moma的路上,感觉充满了能量。
William很有当人生导师的潜质 o(* ̄▽ ̄*)ブ,希望在未来,你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有soul mate;有能力帮助别人。
预约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专属留学顾问,轻松拿到offer:
1.登录留学之家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18071732056预约;
更多资讯,请关注留学之家。
以上内容转载自:https://www.mxsyz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