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导师,家具制作手艺人(锯木头的),回家吃饭平台中「米木厨房」的厨师兼老板————于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拥有多重角色的人,他毕业于美国Pratt Institute,曾在纽约HS2建筑工作室担任设计师,获得过Revit Cup 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设计奖。
最近对于这种身兼数职的人很感兴趣,他们做着自己热爱但可能相互毫不沾边的工作,他们通常思维敏捷,极具创造力。今天,于老师要给宝宝们普及一下“如何准备作品集之入门阶段”,我们特此做了一段采访,了解他的生活状态和对建筑设计的独到见解。
1.问:在教学中,在做厨师时和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定位自己的呢?
于:在教学中,我会成为一个倾听者,主持者和引导者。学生来听课,通常是需要“清空茶杯,才可以往里倒茶水”,作为导师,我会带着“半杯茶水”,先去倾听学生自己的声音。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教学,另一方面是交流与对话。而在做厨师时,也是类似的心态,先倾听大家的需求,才能做出大家满意的东西。在生活中,我比较相反,算是一个独裁者吧哈哈。
2.问:对于零基础入门的同学,有什么启发式的建议?
于:我发现市面上很多论坛,都在鼓励学生研究案例,研究学校,我本人是非常反感的。因为这样的过程其实是在消磨学生的兴趣,并且很容易迷失方向。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最喜欢什么,知己知彼,先从“知己”开始。
“知己”——作品集认识误区
3.问:学习建筑设计,除了具备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什么其他能力?
于:设计师是一个生长周期很长的职业,很多人可能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才会进入巅峰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错,但是观察和积累可以说是成为一个优秀设计师来说最最需要具备的能力。但是除了在观察建筑本身之外,更需要关注经济,心理和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这样才可以帮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设计。
4.问:那么你觉得如何才能将观察的内容转化为成视觉设计呢?
于:学生首先应该清晰自己到底要喜欢什么,要做什么。把思路整理出来,之后按照一个可以让别人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可以看我推荐的一种作品集构思的方法——故事版整理法。学会整理的方法,再举一反三,用在其他的地方。
5.问:在美国生活最久的地方是哪里?与中国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于:美国太大了,我比较了解的是纽约的布鲁克林。北京和纽约很像,但是在纽约会有一种“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这种感觉,因为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比如改变世界,没有人会嘲笑你或者鄙夷,相反他们还会非常赞扬和鼓励这种行为。在中国,说到艺术家总是想到“没溜,不靠谱”,但是在纽约人们会认为艺术家真的有力量改变世界。
6.问:在美国实习的经历对目前的工作有什么帮补?
于:当时有幸和耶鲁建筑研究生院的教授一起工作,他的一个partner 在哥大就是做录取评审的工作,我是坐在他旁边亲身体验了国外院校的录取流程,了解了他们的评判标准。除此之外,我也真正感受到了他们工作中的专业性,从早上踏进办公室的第一分钟就马上投入工作状态,一天下来非常高效,下班以后就又马上回归到生活中。
“知彼”——国外院校录取标准
7.问:据说出国的人最后都会变成大厨,你是因为这个才开始学做饭的吗?
于:对,以前在国内从来不做饭。但是中国人都是以食为天,出去时间长了真是觉得不如自己做的好吃。
8.问:如何平衡生活中不同的角色? 怎么做到不相互冲突?
于:其实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是会充当不同角色的,比如你可以是一个学生,也可以是一个家庭中的孩子,也可以是发小的好兄弟。除了时间上,各个角色在本质上是不冲突的。相反,还有会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做饭,不能急也不能缓,要掌握最佳火候。和教学是一样的,要用心,掌握适合的速度。
9.问:最后于老师能不能给即将出国的小伙伴们一点tips?
于:最好是提前做好准备,了解国外的生活状态。说到这里我得为我们留学之家安利一下,因为毕竟现在国内缺失这一部分。讲座中提到,国外教学非常注重过程,很多同学虽然专业很好,但是出国以后会非常不适应那边的环境,导致结果并不是很好。我们平时教学呢,也是帮助你从国内到国外的一个形式过度。
相关推荐:
你是否真的懂戏服设计?
Too naive!会画画就能申请英国插画设计?
世界大学前30的英国名校艺术留学
高二无基础如何申请留学艺术专业
“二流学校”一流工业设计的考文垂大学
留学之家国际艺术教育专注于国际艺术创新教育、作品集培训、艺术留学规划,致力于服务艺术留学申请者、艺术爱好者,为学生提供全球最优秀的海归艺术导师及领先的创新艺术课程,帮助艺术申请者顺利实现艺术深造梦想,激发自身潜能,发现更广阔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