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因心脏病于3月31日在美国迈阿密一间医院去世,享年65岁。这一消息让设计界大卫叹息,她曾为中国设计过望京SOHO、银河SOHO、广州大剧院等建筑。
天堂里多了一道曲线,一点水波。Zaha的一生就是抗争的一生,为了独立、平等和尊重而抗争,为了进步和改变而抗争。她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又充满批判和怀疑。她总是抱有坚决、鲜明的立场。她带给这个世界太多希望和美丽,让世人惊艳,让建筑被更多人关注与铭记。
哈迪德的作品备受赞许,同时也饱受争议。也许,最好的纪念就是读懂她留给我们的作品吧。
1 北京望京SOHO 竣工时间:2014年9月
望京SOHO是自首都机场进入市区路线中,第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层地标建筑,以“首都第一印象”的姿态立于世人面前。该项目出自哈迪德之手。3栋集办公和商业一体的高层建筑与3栋低层商业高低呼应,独特的曲面造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建筑的审美,任何角度均可以捕捉到该建筑自带的跳跃式美感。
望京SOHO自效果图公布以来,便与银河SOHO同样的“造型”与“测光太亮”等方面备受争议。然而与表面状况恰恰相反,这个“绿色的建筑”在设计之初便确立了有效地减少环境和住户的负面影响的宗旨。2015年,望京SOHO凭借“杰出的节能系统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荣获Emporis Skyscraper Award全球最佳摩天大楼奖,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高层建筑。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在望京SOHO竣工时给出了对SOHO系列的理解:“我们最早把SOHO的理念带进中国,从以前四四方方的办公楼,到今天流线型的未来建筑,SOHO的每一座建筑都在超越自我。”争议也好,膜拜也罢,彼时的话题已是过眼云烟,这组建筑却像一枚生命体继续生长。哈迪德去世的消息惊动了这组有感情的建筑,望京SOHO打出悼念画面的LED被鲜花与蜡烛环绕。在设计师给予生命之后,每一个建筑体与生存于其中的人类同步发生着自然生长,这或许是最好的慰藉。
2 北京银河SOHO 竣工时间:2012年12月
2009年开始破土动工的银河SOHO无论是坐标还是造型都挑战着看客的惯性思维。在这一次的尝试中,哈迪德运用参数化设计,试图将银河SOHO打造成一个360°建筑世界。这座银白色、由4个卵形建筑组成、形似银河系星云的大底盘多塔建筑,每栋建筑个体都有中庭和交通核心,并在不同层面上融合在一起。
作为SOHO三部曲的第一笔,自然也经历了最多的争议。拥趸们为流线型、参数化的设计拍案,而反对派则提出未来感的设计破坏了原有传统的背景建筑文化。虽然彼时哈迪德本人表示希望以多元的共存来表现城市化,而这轮“新建筑”与“老胡同”的对话曾是声音不小的话题。将争论推至巅峰的,即因为2013年6月13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官方网站发布“2013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奖”名单中,银河Soho(Galaxy Soho)赫然在列。彼时有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有关人士认为,银河SOHO对北京老城城市景观、“凸”字形城廓、传统胡同四合院、街道对景、建筑形态与色彩等,都构成了严重破坏。
如今,争论已逐渐被抛之脑后。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东二环沿线上这个“未来城市”的设定。
3 广州大剧院 竣工时间:2010年4月
虽然与SOHO系画风不同,生长于广州新中轴线上有着“双砾石”之称的广州大剧院同样是出自哈迪德之手的标志性建筑。建筑体犹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从视觉上便给人制造出了听觉上的想象。1800座的大剧场和录音棚、艺术展览厅等“大砾石”与400座的多功能剧场等“小砾石”将整套审美和盘托出呈现于世人面前。该作品在全球建筑界获得极高的评价,广州大剧院不仅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为“世界最壮观剧院”,《今日美国》更将其列入“世界十大歌剧院”之一。而值得一提的是,“双砾石”正是进入中国这块设计热土实验场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最初她与团队的设计虽然并未赢得大部分专家认可,然而她最终却还是以大胆、冒险的方案在最后一刻秒杀了库哈斯代表的团队,并以此为起点,在中国的土地上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世界”的大门。
Zaha执教于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和央视大楼的设计者库哈斯共同就职于大都会事务所,AA勇于做为全新的现代主义者,尝试捕捉不断变化的能量,增加新视点,企图为现代性提出新视点。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库哈斯的神秘拼贴,还是库克的宣示性,他们都将多向度透视、快速移动而强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构,整合为意象-这些意像的表现乃是描述多于定义。
留学之家国际艺术教育专注于国际艺术创新教育、作品集培训、艺术留学规划,致力于服务艺术留学申请者、艺术爱好者,为学生提供全球最优秀的海归艺术导师及领先的创新艺术课程,帮助艺术申请者顺利实现艺术深造梦想,激发自身潜能,发现更广阔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