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自述:
如果你希望听到我对艺术留学申请的建议,那么我会告诉你:
首先,Fashion Studies是个只能用“美妙”来形容的专业,只是录取对写作要求很高;
然后,Parsons很好,纽约更好,如果你不差钱的话,一切就更完美了;
最后,不要完全相信我。
我写下的,只是在纽约这个城市中万千生活状态里的一种可能性。它算不上美好,更算不上成功,有的只是属于我自己真实的故事和情感,而我在地球的另一端讲给你听,仅此而已。
2010年,19岁,我到了纽约,没有美国梦。
纽约只是纽约,纽约之外的地方才是美国——我如此固执的认为。
▲2010年冬, 纽约市·中央公园
“去纽约”只是我最初的想法。一开始,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便在纽约州选了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公立大学,而又因为那所学校的管理学院最为出名,所以我在大二那年就重新申请了该校的商学院,顺利加入了商科女的阵营。
毕业后,爸妈强烈要求我读研,还好专业内容不限。那时候,我只知道在纽约除了金融就是时尚的世界。并且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从安逸的纽约上州小镇来到曼哈顿,我翻遍了择校指南,于是,看到了Parsons的信息。可惜我不会画画,也不懂设计,翻来找去似乎就只有Fashion Studies这个看起来很学术的专业有可能录取我——尽管当时我的英文写作水平并没有那么好。后来,厚着脸皮去参观了学校,结果一见钟情,果断申请。
回想当初,我的申请材料写得很是简单粗暴。没有对学校和专业表示过多的奉承,甚至写道:“我怀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才选择了Parsons……”最后,还附上了一张卧室里的杂志剪贴墙。现在看来,从照片表情到整篇文章的风格走向,无一不透露出某种“录不录你随意”的大无畏之感。
Tips 1:
1、Fashion Studies不同于其他设计专业的地方在于:申请者不需要提供作品集。如果说搞设计和纯艺术的人是凭着真本事说话,那这个专业大概就是会说话才是真本事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算是“会说话”呢?
2、首先,不管是personal statement还是writing sample,先不说内容是否深刻,低级的语法和书写错误肯定是不能出现的。所以,在申请阶段,务必多请些英文水平够专业的人来看看你写的东西并给出修改意见。
3、其次,请勿拍马屁。因为美国人基本不吃这套,这样做的结果也不过是让你的申请材料提早被扔到一边而已。比起溜须拍马,独立有个性、能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才更符合这个专业,或者说更符合这个学校的风格。但是挑战并不代表批判一切,看过一个今年申请失败的朋友的文章,他没有提出任何有意义的问题,却把中国的设计批评的一文不值——何必这么自轻自贱,毕竟出国学习不是摇尾乞怜,写个申请而已,也不必把自己讲的太不堪。
4、说到课题,申请文章里写的基本是要向导师阐明自己来读研究生的研究课题方向,所以过于假大空的文章肯定会被毙。但没人能一开始就确定毕业论文的主题,所以也不要想得太深刻复杂,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现象让你印象深刻,都可以拿来写一写。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这就是所谓“研究”生该做的事情,也是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地方。
再后来,我先后收到了NYU和Columbia的录取Offer,就在决定去NYU继续学商的档口,却意外收到了Parsons的录取以及奖学金。虽然有些许担心毫无艺术基础的自己会在一个全新的氛围里难以融入,但我更确定的是,如果错过这次机会,一定会后悔很久。理所当然的,我便打消了对自己能力的质疑。
一般来说,20人的专业通常会发出35个offer,但学校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一年的收到offer的35个人都跟我一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Parsons!这百分百的Offer接受率,使得系主任第一次见大家时,惊出了一脸的受宠若惊和应接不暇的可笑表情。
沟通后得知,大家的背景不出所料多少都跟时尚和艺术史相关,英文写作更是不在话下,而我就成了唯一一个商科背景的异类。第一学期除了两门必修课 Fashion Key Concepts 和 Fashion History and Mediation之外,我不想太难为自己,就辅修了一门跟服装面料有关的课。
不过,大部分时间里,Fashion Studies这个专业就是让人花大把时间专心阅读各类历史、哲学、社会学资料,从美学到性别研究,波德莱尔、福柯和德勒兹这些哲学家每天都会不定时的轰炸我的三观——让一个看惯了数字的人突然去思考诸如“性与性别的区别”这类问题,读一些即使找到了中文译本也看不懂的文章,这感觉是真的有够酸爽。
以下,是朋友眼中学时尚专业的我:逛逛时装周,打着研究服装的名号去百货公司扫扫货——但实际上,自从学了这个专业,我买衣服的数量是直线下降了。
Tips 2:
每到七八月份,就会有些家里朋友的小孩准备出国,然后跑来加微信问我许多细碎的问题,小到要带多少电池来美国。其实也没什么可笑的,我来的第一年,行李箱里确实有两板南孚电池,还有条五米的网线,现在都没扔掉,谁让那些所谓的出国必备物品清单里列出来了呢。
不用怕,少年,是来美国上学,不是去中东打仗。
了解一个陌生的城市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如果说我有什么经验可以推荐的话:
1、打开租房网站,看看陌生城市里不同区域的房价和旁边的描述,你就能对这个城市的治安和人口分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找机会跟当地人搭讪,不管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图书馆阿姨,这都是盛产话唠的职业,他们会很乐意告诉你这个城市里有趣的故事和许多有用的信息。
3、逛超市,这是我至今最爱的事情,没有之一。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有种很满足的幸福感。给自己定了个要求,每次去超市要买一种之前从没见过的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其他,既是为了更加了解美国人的生活,也是为了给自己找点新鲜感。
4、如果你是个小资青年,那么请将你的豆瓣切换城市吧,看看身边有哪些同城活动,当然你所在的城市也有类似的网站,找到它,好好利用社交资源,拓展自己的朋友圈,这才是新生活的开始。
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带给我很大的感触:外国人喜欢把话说得很满,能力或许只有八分,可听他们讲起来好像自己圆满完成了一件很伟大的工程,值得他们如此骄傲;而东方文化里的含蓄内敛,迫使国人在西方文化里步步退让,即使做满十成,却也只讲八分,因为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谦虚”是德,“标榜”可耻。
你看,一年过去了,我还坚强的活着,不仅没有像当初担心的成绩太差被踢出学院,反而收到了第二年的奖学金通知。我依然羡慕其他同学可以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但我不会再为第二天的讨论和评论文章而紧张到手脚冰凉。
所以,即将踏出国门的你,你们,无论选择了哪里,虽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看着陌生的环境,听着陌生的口音,别害怕,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尊重身边优秀之人的同时,请别低估同样优秀的自己。
留学之家国际艺术教育专注于国际艺术创新教育、作品集培训、艺术留学规划,致力于服务艺术留学申请者、艺术爱好者,为学生提供全球最优秀的海归艺术导师及领先的创新艺术课程,帮助艺术申请者顺利实现艺术深造梦想,激发自身潜能,发现更广阔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