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认识的美国从来都不是那个真正的美国

专业解析 备考资讯
发布时间:2019-01-28 16:15:49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希望到美国读本科,关于太平洋另一头的校园生活,我听到过这样那样的说法,有对有错。这篇文章挑出了其中的10个,让我结合自己在耶鲁的经历告诉你“事情的真相”。值得所有想考美国大学的同学一读。



学习篇
听说美国大学上课时记出勤,如果老翘课会死翘翘
基本正确,特别是以常春藤联盟为代表的顶尖大学。

美国大学多seminar—研讨型小班课堂,每门这样的课通常只有10个上下的学生和1位教授、1位或若干位助教(大多是本校的研究生或博士生)。每次上课,大家都会围坐在一张圆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有时简直像朋友聚会—只是气氛还没那么轻松罢了。

试想,这样的小班课如果老是有学生缺席,该多尴尬啊。教授都找不到“聊伴”,根本没法把课堂讨论进行下去。所以,小班课的期末成绩里通常包括一定比重的“class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出勤与课堂表现)”,我在耶鲁上的几门seminar甚至给这一项分配了30%-40%的比重。换句话说,如果你老翘课,这30%到40%的分数就悬了,你的期末成绩也就“危在旦夕”了。

在耶鲁等大学,动辄两三百人的大课大多也有出勤要求,只是方法略有不同—每门大课除了由教授主讲的课时外,还有由助教组织的、通常每周一次的section(小班讨论)。section和seminar很像,以讨论当周上课内容和课后作业为主。Section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通常占期末成绩的10%—20%。所以,如果你想拿A,缺席section也是万万不可的,翘两次可能成绩就掉到B+了。记得大三时,有次因赶去纽约华尔街面试而被迫要错过一次section,我还是提前一周就跟助教发邮件请假外加示好,才勉强得到他的缺席许可的。

大二时接待一个清华学生代表团,聊到各自学校的课程设置。我说,耶鲁学生一学期通常上4至5门课,上6门课的人凤毛麟角,还需提前拿教务主任的许可才行。几位清华同学颇感差异:“你们上的课好少啊。在国内,一学期上八九门课都很正常。”

这确实是国内和美国大学教学风格的不同。如果耶鲁的每门课都没那么多课时、那么严苛的出勤要求和那么大的作业量,哥也想一学期飙10门课试试啊!
听说美国大学本科阶段可选的学科专业比国内少
基本如此。

相比于国内本科专业的“五彩缤纷”,美国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数量真不多。

以耶鲁为例,Yale College(耶鲁本科生院)一共只有40多个专业。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国内大学里最受欢迎的金融学、会计学、法学、医学等专业,在耶鲁本科都没有。哈佛、普林斯顿等许多美国顶尖大学也是如此。是不是挺诡异的?

实际上,许多美国大学奉行的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中文译作“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视本科为打牢学术基础的阶段,相较于传授学生某个职业技能,美国大学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逻辑分析和数理能力。而很多专业性强的学科,一般就放到研究生和博士阶段了。

所以,如果你说“我想到美国读医学/法学本科”,那多半是实现不了的。你可以在本科时读生物学或化学这两个基础科学专业(教授了医学院硕/博士项目所必需的初级知识),政治科学、历史或国际关系专业(这几个专业对口法学院的硕/博士项目),然后在大四时再申请医学院或法学院。


生活篇听说美国大学食堂的饭难以下咽,得自己做饭
哈哈,没那么惨。

美国饭确实相对简单粗暴,但我吃过的五所常春藤大学(耶鲁、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宾大)以及西部著名大学—斯坦福大学的食堂都很给力,我这个对食物口味挑剔的人也可以给它们打85分。

光是耶鲁,就有大小30多个食堂,本科生的ID卡可以刷进其中的一半。几乎所有食堂都是自助餐形式,除粗线条的汉堡薯条外,更有欧洲东亚伊斯兰拉美、甚至非洲的风味美食,光是甜点就可以让人吃得流连忘返。

英语里有个词叫“Freshman Fifteen”,意思是经过大一一年的胡吃海喝后,体重通常会飙高15磅。这绝不是夸张。我的许多美国女同学在大一时几乎都难逃“体型吹气球”的厄运。而罪魁祸首,当然就是美味的食堂了。
听说美国大学的宿舍很棒
据说没有“睡在上铺的兄弟”,也没有“相约去搓澡”这种活动
确实如此。

美国顶尖大学的宿舍条件大都优越,即使是大一学生,也可能分到一个宽敞的单人间。我在耶鲁第一年住的,就是一个位于五层的三十平米开间,打开窗户便是一棵参天大榆树,能望见耶鲁地标性建筑—哈克尼斯塔楼。这堪称“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啊,完美!这要是放在宾馆,大概能称为“极致窗景豪华房”了吧?刚踏入宿舍时,我都感觉他们把我当小王子对待了。能在这么便利舒适的宿舍里读书娱乐睡觉,应该不失为赴美求学的另一个理由吧。
以耶鲁为例,除了“房型”基本是单人或双人间,宿舍还有二十四小时热水、独立淋浴间。每个宿舍区配有自己的食堂、健身房、娱乐中心、图书馆,甚至还有钢琴房和电影院。学生们只需提前登记,便可刷卡进入。

在这么好的宿舍里读书娱乐睡觉,确实可以称为一种享受。为了避免挤大学公共澡堂、为了住得舒服,也必须可以是想到美国读书的一个理由啊!
听说美国大学生绝大多数人都在学校谈恋爱。

听说美国大学生比咱们国内学生更渴望爱情,绝大多数人都在学校谈恋爱

讲真,完全没有。

我感觉国内大学生比我的一众耶鲁同学更渴望沐浴在爱情的柔风细雨里。

耶鲁的一家校园刊物曾做过一项调查,“惊愕”地发现只有约30%的耶鲁本科生正在或曾在耶鲁正式谈过恋爱。这个比例,国内的同学怎么看?够低吧?

回想我在耶鲁的四年,身边的同学确实“单身狗”居多,很多人还一单就单了四年。按说耶鲁遍地是才子佳人,为什么谈恋爱的少呢?

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活太忙。耶鲁的本科学业负担是全世界最重的之一,比耶鲁更苦的学校屈指可数吧,芝加哥大学算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大概算另一个。试想,每周都有上千页书要啃完,每月都有一篇大论文要写好,每天还要分时间给各种校园活动,到了大三大四时又得应聘和考研,哪里还有大把闲工夫去风花雪月你侬我侬呢?

大二时我带一帮耶鲁同学到中国支教旅行,有天傍晚去厦大校园散步。途经芙蓉湖畔,只见一对对鸳鸯或在林中依偎,或在湖边拉手谈笑,时不时来个爱的抱抱或亲亲,让几个美国哥们儿看得两眼发直。其中一个男生更是苦笑着问:“Leo, is every college student in China obliged to date someone while in college?”(Leo,是不是每个中国大学生在大学里都“有责任和义务”谈恋爱?)
听说想要混进主流圈必须会喝酒
听说在美国大学,你得有好酒量,还得多去party,才能融入“主流圈”、交到更多朋友。

错。错。错。

Well,很多美国大学生确实热衷开派对,一些学校以社交活动丰富被称为“party school”(派对学校),美国电影和肥皂剧里的青春男女主角们也总是在派对上翩翩起舞、邂逅爱情。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在大学时的观察是,也许所有耶鲁学生都至少去过一个派对,但去过耶鲁所有大大小小派对的,也许只有一个人,或压根儿不存在。即使是耶鲁最有名的几个party animal(派对动物,意为热衷参加party的人)在周一到周五的大多数时候也是忙正事的—上课、写论文、交作业、搞活动,而他们最铁的朋友,很多也不是在派对的觥筹交错中认识的。

美国大学鼓励学生们保护和发扬自己的个性。你完全不必为了所谓的“合群”,把自己伪装成社交达人,穿梭于各种派对中。我在耶鲁就有几个朋友他们几乎不去派对,甚至从不喝酒(因为宗教信仰)。周末的晚上,他们会去健身房举铁,或者去耶鲁剧场看音乐剧。这几个男孩不是party animal却照样很有人气,通过才能和幽默收获了很多朋友。

所以,不喜欢去派对就不去。不要有任何压力去迎合任何人、任何文化。实际上,也根本不存在什么“主流圈”。每个人都应该当自己的“主流”,通过个人魅力和自己喜欢做的事,在美国大学里成为受欢迎的人,获得友情和爱情。

书呆子,也可以很可爱。

更多留学问题欢迎咨询晨晟留学之家,电话(同微信) 18071732056

咨询留学,请加微信

免费获取留学申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