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省份的高考成绩已经陆续出来了,志愿填报在即。那我们应该选择哪所学校入读呢?怎么样去衡量一个大学的是否值得自己去读呢?全面了解一所高校,考生和家长不妨从以下信息关注要点着手:
1、历史沿革与优势学科
每一所高校都有一段历史,学校的历史沿革可反映出它的办学实力与特色。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是其优势学科;石家庄经济学院前身是河北地质学院,矿业、地质是它的传统优势学科。学校官网上通常会对该校办学特色附有详细说明。
了解院校的历史延革和归属:
中国大学基本上是在6个阶段诞生的:
洋务运动时期,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等;
民国时期即解放前,如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等。
解放初期〔50-60年〕主要是一些专业类大学,如农、林、水、地、矿、油、财等,如华南理工大学等,
以及没有大学的省份新建的大学,如内蒙古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等。
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兴办师范类专科学校,西藏、海南也有了综合大学;
全民办教育的产业化时期,如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等。
一般讲,建校时间越长,学校实力越强,专业特色越明显,录取批次越靠前。在了解历史沿革时,不能忽视各个大学在不同时期接纳、合并其他院校的情况。
解放后,我国曾于1952年开始对各大学院系进行调整,2000年对全国大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学校称谓前后不一,专业存续时有变化。合并重组的大学,往往拥有几个互不相连的校区,新校区基本都建在郊区。不同的专业实际上分布在不同的校区。如吉林大学是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解放军军需大学6校合并组建而成。
这就要求考生按照自己报考科类甄别拟报大学。一般来讲,一个学校的传统专业好于新开设专业,也好于合并专业,校名中能体现的专业好于其他专业。
了解大学的种类与优势学科:
对考生来说,每一个分数段对应的院校不止一所,如果你不了解高校分类,你就很难决断该去哪所学校。我国高校,按学科范围可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军事类院校。
1)综合类大学
这类大学的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偏文的学科和偏理的学科实力均衡。具有代表性的11所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在这样的大学读书,学校的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群体活动也多姿多样,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报考文科类和理学类专业的考生,建议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这类院校学习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因为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提升综合素质,建立人脉关系。家长报考这类学校时,要注意:此类学校的专业非常多,假如你的孩子以低分冲进去,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业。
2)理工类大学
这类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工科类和理科类,当然也有文科专业,但不是它的优势。代表院校有:清华、国科大、上交大、浙大、中科大、西交大、同济、哈工大。
学工科的理科生可以报考此类学校,这类学校中有些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报考文科专业的考生,尽量不要报考此类学校。
3)师范类大学
像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华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
师范大学类似于综合大学,文理渗透,办学水平较高,遗憾的是有个“师”字,很多人不爱报考,所以性价比高。建议学文科类、理学类和心理学的考生积极填报。
4)专业类大学
有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院校。
专业类大学,多数具有很深的行业历史背景,某一类专业很有特色,在本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同度。这类大学除财经和医学类院校目前比较热而录取分数高外,其他专业院校一般录取分数不是很高。
对大学进行分类,从报考角度讲,主要是让考生一定要走对门,千万别走错门。因为不同类别大学的学科特色差别较大,校园文化氛围截然不同。
2、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学校官网一般会对该校总体师资力量进行详细介绍,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数据,都可以反映出学校科研教学水平。
下属各个专业学院网站还可能对每位老师的履历、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进行具体介绍,考生可据此了解某院校某专业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
3、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可以了解以下内容:学校是否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学校是否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等专科院校;在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目标院校属于优秀还是合格;学校博士点、硕士点的设置情况;是否有国际化交流平台如国际合作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公派留学项目等。主要看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其中有无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同一重点学科的排名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
一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能直接反映这个学校在全国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的质量。
教育部2012年的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公认的权威参考依据,家长在给孩子圈定了专业方向后,可查看自己所选报学科(专业)在哪些学校属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哪些学校属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同学校的同一国家重点学科再根据排名来确定,往往能得到较高的性价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评估主要是按照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进行,对应到本科招生专业时在名称上不一定完全对应,考生需要搞清楚相应的学科对应的招生专业名称是什么。
由于大学专业繁多,各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不尽相同,建议考生结合高考分数,圈定目标大学范围后再具体了解专业情况。
4、办学规模和硬件设施
办学规模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学校的发展能力。硬件设施包括教学辅助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是教学环境、学习环境、休闲娱乐环境的重要构成。硬件设施可侧面反映出学校办学规模及办学实力。考生和家长可以对学校硬件设施投入、校园风光展示图片多加关注。
5、区域优势
学校的区域优势即学校所在城市的地区优势。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类高校拥有更优势的办学资源。但这些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西安市地处内地,但它文化积淀深厚,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一大批优质高校资源。又如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坐落在内地安徽合肥,并非“北上广”。所以考生在分析学校的区位优势时,不能简单地以沿海与内地、省会与市州为标准进行归类。
6、校园文化
校园生活与考生的未来四年息息相关。从学长学姐讲述、校园BBS论坛、校园新闻,我们都可以有效获得一所高校的校园活动、学术讲座、校友风采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一个学校校风、学风、精神面貌、文化底蕴的缩影。
7、近年招生录取情况
了解目标学校招生批次以及近年投档线情况。招生录取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我国具有独立招生资格的高校有两千多所。从高校的录取层次上分:有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录取批次二三本已合并)、高职(专科)院校等,高考录取时,省招办是按照录取批次顺序进行的。
从院校综合实力和国家扶持力度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数量更多,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这些学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都比较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一本院校每年高考招生时,在有些省(市)放在一本批次招生,而在其余省(市)放在二本批次招生,有的学校也会在多个批次都有招生计划,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搞清楚。
8、了解大学的社会声誉
包括文化底蕴、文化传承、育人理念、校园氛围等
每一所大学都有她独特的气质和风格,不同大学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理念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大学学风自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比较少,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汲取知识;有的大学学风严谨,学校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
但通常情况下这些很难在学校介绍的资料上看出来,如果有机会,家长和考生可以利用高校开放日、高考咨询日走进大学校园,亲身感受大学文化、触摸大学历史。切身感受大学校园的氛围怎么样,图书馆里自习的学哥学姐们都在做什么,实习教室里大家都在做些什么神奇的发明创造。也可以随机询问学哥学姐他们在大学的感受,能给你什么好的建议,看看大学能否给你独立思考的机会,能否提供动手锻炼的平台,能否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总之,高考志愿的填报,应对学校和专业进行全面了解,不应单凭主观感觉来定位。在自己考分适合多所目标高校的情况下,建议考生和家长先对相关高校及专业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再结合个人性格、兴趣来做出最优的选择。
祝每位考试都可以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